楚阳巷,是我在《今日头条》上注册时,使用的笔名。实际上,刚注册《今日头条》时,我使用的是真名实姓,确切地址,厥后,我通过《今日头条》的后台,快速的用笔名取代了真名实姓,就连注册的真实地址也换掉了。
为什么会这样呢?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在《今日头条》上使用笔名,是对读者朋侪的不信任,是对虚拟的网络世界的不信任。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一样,鱼龙混杂,十丈软红,什么样的人都有,什么样的奇闻异事也都有。一篇文章的问世,谁都可以阅读与评论,点赞与转发,每人都有自己的感悟与明白,生活阅历的条理崎岖与眼光是否深邃,直接决议了其认知能力的深与浅。
众味难调,不合某些人口胃的文章,会令他人反感,甚至会在评论区大放厥词。刚开始注册《今日头条》时,我是以玻璃人的面目泛起的。认为在头条上可以认识更多的知心朋侪,对朋侪一定要以诚相待,说真话,写实事,记真人。
以笔名示人是对朋侪的不信任,在这些朋侪中,有男有女,有黄发老者,也有垂髫稚子,涉及到各行各业,平时难过一见的现代名人,都可以随时随地随心的交流心得体会,不受时空限制,这是何等自由祥和,民主公正的理想世界呀!直到有一天,自己针对"常某20年后打骂老师并录像上网流传,其家族一百多人鉴名说他是好孩子,你怎么看"这一问题,在网上,以悟空问答的形式公然评论后,才突然决议,在《今日头条》上写作,绝对不能用真名实姓,要用笔名。自己在第一时间看到了网络推送的这个问题后,其时,也并不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,只是就事论事,谁知道那正是一个热点问题,自己的回覆,是站在各方的态度上换位思考问题,作出的正确回覆。
没想到一个写文章新手,所写出来的文章,一夜之间,阅读量竟然突破十万加,更让自己始料未及的是,站在学生一方的有关读者,竟然通事后台私信的方式,对我举行了诅咒与诅咒,甚至是人身攻击。这时,我才深刻的意识到江湖的险恶,在网络世界中游览,也会有溺水的危险。转念一想,在《今日头条》上注册的信息真实,会不会在现实生活中遭到人身攻击与威胁。
自己不是鲁迅,面临种种打压,临危不惧,依然会在黎明的前夕,写出胜利的曙光,与打压自己的各方面势力,作出坚韧不拔的斗争。自己不是郑板桥笔下的青青翠竹,咬定青山,"任尔工具南冬风"。自己更不是于谦笔下的"猛火焚烧若轻易"的石灰,"赴汤蹈火浑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"。
这样一想,有点恐惧,立马通过《今日头条》的后台更改注册信息,首先是上传照片,绝对不能真实,情急之下,就翻看手机相册中的照片,翻来翻去,无意之中就翻到了一年前,到江南某镇走亲戚时,拍摄的一张照片。那是江南小镇上的一个寻常巷子,小镇是江南名镇,"高峡出平湖",指的就是这里,它紧贴长江之腹,象一只凌空展翅的雄鹰,在俯视着长江的一举一动。如果站在长江对岸,夜晚鉴赏这座名镇,就会感受别有洞天。小镇上的高楼大厦依山傍水而建,灯火阑珊,崎岖而有条理,种种颜色的灯光,把名镇包裹得犹如一幅风物画,纵然是夜晚,随意照相,也即成美图。
许多历史名人的脚步,也都曾经踏上过这片热土。巷子也不起眼,当我走下高高的长长的石板台阶,准备走进巷子的一刹那,猛抬头,发现了巷口之上的一块匾,上书"楚阳巷"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。初次见之,感受可笑,立马掏脱手机,照相含有小巷名字的大匾。楚阳巷,明白的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,因为它正是"出洋相"三个字的谐音。
现在,再来看这张照片,这三个字,俨然正切合我在《今日头条》上写作的现实逆境。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的人民教师,竟然在《今日头条》的舞台上卖弄风骚,这不是出洋相,又是什么?仅仅回覆一个问题,就给自己的精神带来了极重的肩负,万一有哪位精神不正常者,由真实的地址和姓名找到自己,岂不是凭空带来了一场灾难?带着这样一种恐惧心理,照片改了,姓名改了,就连注册的真实地址也改了,这样一改,我那为写作而忐忑不安的心田,才稍稍平静下来。
每当写作时,不再以真实面目示人,文中泛起的人名地名,刻意避之,我心稍安。附带说明一点,这绝对不是对读者朋侪的不信任,而是出于本能的一种自我掩护而已。
今生今世,我与江南名镇中的这个寻常巷子一一楚阳巷,算是结下了不解之缘,在《今日头条》的舞台上,我不仅不会出洋相,相反,通过一年多来,在《今日头条》上写作,却结识了许多真诚的朋侪,要求添加微信者有之,私信问安者有之,在《今日头条》的舞台上,海内外的朋侪配合唱大戏,唱好戏,场场爆棚,幕幕精彩,当你孤苦寥寂时,可以来到这个舞台上,吼上几嗓子,释放春春的激情。《今日头条》联系你我他,关注海内外,上下几千年,纵横几万里,是相识海内外大事的一扇窗口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,我是《今日头条》的喉舌,我并没有出洋相。
本文来源:宝博app官网-www.tcmljx.com